2014年10月28日,巴哈马参议院议长来园参观访问
2014年10月28日,巴哈马参议院议长威尔逊(前排右三)一行来园参观访问。2014年10月27日,新西兰“达尼丁风貌图片展”在豫园拉开帷幕
2014年10月27日,新西兰“达尼丁风貌图片展”在豫园古戏台拉开帷幕。今年是上海市与达尼丁市正式结为友好城市20周年,同时也是上海豫园与达尼丁中国花园(又称兰园)结为“姐妹园林”5周年。为纪念这个特殊的纪念日,由达尼丁市政府主办,上海豫园承办了本次图片展。一幅幅精美的照片,把达尼丁的美丽风貌一一呈现在广大游客眼前。本次图片展将于2014年11月30日结束,欢迎您前来观展。2014年10月24日,黄浦区副区长来园视察展览工作
2014年10月24日,黄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程霄玉(右二)来园视察“海峡两岸情—台湾画家周荣源上海豫园展”。2014年10月22日,豫园史研究学者来园交流座谈
2014年10月22日,著名园林大师陈从周教授的弟子,豫园史研究学者,段建强博士(右二)来园交流座谈。2014年10月21日,“谨严大度 文质合一——江南园林陈设精品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正式开幕
2014年10月21日起,由上海豫园管理处和苏州部分园林管理单位联合策展的“谨严大度 文质合一——江南园林陈设精品展”在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临展1号厅正式开幕。2014年10月21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第二十四次业务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4年10月21日至10月22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第二十四次业务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举行。 本次业务研讨会由中国园林博物馆和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联合承办,北京皇家园林文化创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颐和园学会协办。活动得到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大力支持。承德市避暑山庄管理处、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上海豫园管理处、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东莞市可园博物馆、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苏州市留园管理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西安华清池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岳庙管理处、保定莲池书院博物馆、西藏拉萨罗布林卡管理处、西藏布达拉宫、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北京天坛公园管理处、白鹿洞书院、苏州市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中国园林博物馆等20家会员单位70余名代表以及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系统各单位参会。天坛公园为本次研讨会新加入的成员单位。 中国公园协会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巡视员陈蓁蓁;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张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研讨会常任理事、上海豫园管理处主任臧岭;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大伟;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总工程师、中国园林博物馆馆长李炜民;苏州拙政园管理处主任孙剑锋;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常委、中国园林博物馆党委书记阚跃;原颐和园总工程师耿刘同;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秘书长景长顺;北京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崔学谙;颐和园园长刘耀忠等出席了10月21日上午举行的开幕仪式,并做了讲话。 在随后的主题研讨会上,各单位参会代表围绕“新形势下的遗产保护与开放管理”主题及相关论文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特点,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文物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门的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对各地在文物遗产保护工作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有益经验和典型做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大家普遍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学和技术必须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要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规划的制定实施工作。使保护文化遗产有法可依。会议还就进一步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新形势下的文物遗产保护工作达成共识。会议还议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第二十五次业务研讨会由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承办,并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 此次会议借鉴了上一次会议的宝贵经验,提前向参会单位征集了学术论文,印制成册。提前预热,为大会创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会议期间,代表们在参观和休息时也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探讨,并深感每一次研讨会都能拓展新的视野,得到新的启示,获取新的进步。2014年10月20日,南太平洋地区国家审计长代表团来园参观访问
2014年10月20日,南太平洋地区国家审计长代表团一行来园参观访问。2014年10月19日,伊朗海军司令来园参观访问
2014年10月19日,伊朗海军司令哈比卜拉.萨里亚准将(前排左二)一行来园参观访问。2014年10月13日,印尼东爪哇省政府代表团来园参观访问
2014年10月13日,印尼东爪哇省政府代表团一行来园参观访问。2014年10月10日,部分市人大代表来园参观视察
2014年10月10日,部分上海市人大代表来园参观视察。人大代表们详细了解了豫园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观看了正在豫园古戏台举行的“景德镇青花瓷乐展演”,并参观了豫园听涛阁展厅的“海峡两岸情—台湾画家周荣源上海豫园展”,对豫园一贯坚持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所作出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