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成功举办“文物承载历史 守正融合创新”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遗产和文保分会年会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第三十二次业务研讨会
2022年10月10日,上海豫园管理处成功举办“‘文物承载历史 守正融合创新’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遗产和文保分会年会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第三十二次业务研讨会”。一、研讨会发展历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业务研讨会始于1991年,是全国各省、市、区部分著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愿发起的民间性质的业务交流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第三十二届。 2019年,在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的关心和指导下,为研讨会量身打造了“遗产和文保分会”这一专注支持文化、旅游、文物事业发展的专业组织,为全体会员单位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各会员单位之间的友谊不断加深,交流沟通日益频繁,有力地促进了各成员单位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二、线上研讨会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北京颐和园、天坛、北海公园、圆明园;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承德避暑山庄;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西安大雁塔、华清池;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太原晋祠、崛围山博物馆;湖南岳麓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东莞可园;扬州瘦西湖、个园、何园;南京总统府;杭州岳庙、灵隐;苏州拙政园、留园、虎丘、狮子林、网师园、耦园;上海豫园等30余家会员单位。1、开幕式主办单位—上海豫园管理处书记、主任臧岭致欢迎词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监事长阚跃致辞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秘书长霍建军宣布会议开幕2、主旨发言《文物旅游景区的“盘活”之道——以伪满皇宫博物院创新实践为例》—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王志强《开启景区数字化管理新时代—开放运营可视化平台项目说明》—上海海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包乌兰3、业务研讨 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今年的研讨会采用线上形式举行,大家相隔千里“云上”见面,这也是三十二年来的第一次。虽然会议在线上举办,但主办方—上海豫园仍然精心安排、用心组织,成功举办了理事会、开幕式、主旨发言、业务研讨等系列会务活动,并携手黄浦区旅游协会举办了3场“云游黄浦”直播活动,向与会代表介绍上海、走读黄浦(漫步思南、考古海派酒店、漫步外滩),云上感受黄浦区在文旅融合事业中取得的成果。 会议决定“第三十三次业务研讨会”将由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主办。4、闭幕式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遗产和文保分会会长,苏州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书记、主任孙剑锋宣读《会议纪要》下届会议主办单位—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胡斌发言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遗产和文保分会秘书长,上海豫园管理处书记、主任臧岭宣布会议闭幕5、云游黄浦漫步思南考古海派酒店漫步外滩三、精心筹办 全力确保 上海豫园管理处与黄浦区旅游协会为保证此次会议顺利举办做了大量前期筹备工作,从原定的纯线下会务筹办到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直至最后全部改为线上会议形式,会务计划几易其稿。 线上会议功能虽多,但不可控因素也非常突出,环环紧扣,对会议模式选定、网络信号测试、灯光曝光度、画面清晰度等各方面都有相当高的要求;“云游黄浦”环节的首次亮相,从主播筛选、直播主题、直播时段、脚本拟定、网络测试等,每个环节都需要细抓落实,严丝合缝,才能确保执行到位。 在全体会务人员的反复模拟演练和幕后高效协同下,最终向大家呈现了一场近乎完美的线上活动,会务组小伙伴们无数个加班到深夜的日子,汗水和辛劳终没有被辜负,为他们点赞! 最后还要感谢所有参会领导和代表们的理解、支持和包容! 很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本次线上会务服务! 我们更期待线下与您的重逢和欢聚!【请收藏】疫情防控消毒科普系列来啦!
更多内容详见新冠肺炎消毒和防护系列科普培训工具包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KbvG5_bWwTLg2ebgjkZIA?pwd=0rcr提取码:0rcr资料来源:上海健康科普资源库上海豫园临时闭园公告
上海豫园临时闭园公告尊敬的游客、市民: 上海豫园自2022年3月10日13时起,实施临时闭园措施,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注:已完成网上预约购票的游客,可以通过原购票付款渠道申请退还票款。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特此公告上海豫园管理处2022年3月10日《渐行致远——书画印琴四人展》
展览概要《渐行致远——书画印琴四人展》由上海豫园管理处主办,邀请江苏省镇江市四位艺术家带着他们的120件精品力作在豫园听涛阁展厅展出,展览以“拥抱新时代,实现新梦想”为主题,用“书画印琴”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融合古今,呈现出探索创新的思想意蕴。镇江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笔下“城市山林”的代表,四名艺术家与米芾息息相通,三位均为镇江人,而朱正茂家乡是米芾任职的涟水。豫园三穗堂中悬挂的“城市山林”匾额与米芾对镇江的概括一脉相承,此次展览的主题与豫园的“萃秀”、“渐入佳境”的艺术主张不谋而合。同时,这也是“渐行致远”艺术展首次走出省外,尝试建立跨域合作交流,提升城市文化辐射力。艺术家们将镇江“真山真水”独特艺术样式展现给上海观众,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摩,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开幕现场部分展品艺术家简介汤真洪1966年生 又名正洪号无香居士、菊花堂主镇江中泠印社副社长镇江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乌鲁木齐书画院副院长乌鲁木齐美术馆副馆长金石家汤真洪印宗秦汉,古朴凝重,以海派代表人物吴昌硕为宗,出版《江山入印痕》、《南山烟雨》两部印稿,亦攻山水画,颇具诗情。汤真洪的代表书法作品入选第二届西泠印社国际书法篆刻展、篆刻作品入选西泠印社第四届篆刻评展、篆刻书法作品入选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中国书法中国画大展。朱正茂1962年生 江苏镇江人1986年毕业于苏州美专中国画专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曾于肇庆、南京、乌克兰利沃夫市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画展艺术创作涉及人物、山水、花鸟及动物走兽题材广博,风格独特,工写俱精画家朱正茂今年花甲(生肖属虎),善画虎,亦工人物花鸟,可谓一绝。作品《白马驭经》入选洛阳白马寺佛教艺术大展并收藏,被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千年菩提路》选用;作品《战斗在太行山上》被江苏省党校收藏。刘立稳1978年生 字笃之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镇江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家刘立稳为“京口三山”园林管理者,主攻汉隶,清逸散淡,率性天成,简远空灵。郁武中国当代古琴斫琴师国家级古琴艺术传承人刘善教先生斫琴亲授弟子梅庵派古琴艺术传承人2000年初随刘善教先生学习梅庵古琴,后学斫古琴,并随刘先生修复唐、宋、元、明、清历代老琴,积累了丰富的斫琴和修复老琴的经验 ,所斫古琴多次参展并有藏家收藏 。 展览现场展览信息展 期2022年2月26日起,展期一个月主办单位上海豫园管理处协办单位镇江市无锡商会展览地点上海市黄浦区福佑路168号(豫园听涛阁展厅)上海豫园与新西兰达尼丁兰园签订新一轮合作交流备忘录
2022年2月24日,上海市市长龚正与新西兰达尼丁市市长亚伦·霍金斯举行视频连线,并签署两市新一轮合作交流备忘录。随后,双方还签署了两市间三个专项合作备忘录,分别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与达尼丁市经济发展局“科技领域合作备忘录”、上海图书馆与达尼丁图书馆“图书馆合作交流备忘录”、豫园管理处与达尼丁兰园(中国花园)“‘姐妹园林’合作交流备忘录”。达尼丁兰园(中国花园)兰园(中国花园)位于新西兰奥塔哥地区达尼丁市,是南半球唯一一座拥有纯正血统的中国园林,现已成为达尼丁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多年来已有许多人慕名前往参观,饱览中国江南园林美景。建设这座中国园林的想法始于达尼丁建市一百五十周年庆时。为了感谢达尼丁对早期中国移民的接纳和支持,当地的中国移民后代希望能在达尼丁市建造一座中国花园,以此纪念在淘金热中来到达尼丁市和奥塔哥大区的中国移民奋斗史,并提醒华裔后代与中国的紧密联系。2008年9月,中国花园(兰园)正式开园。时任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和时任上海市人大主任刘云耕共同为兰园揭幕。往来回顾2010年3月25日,时任上海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出席在达尼丁市举行的豫园与兰园结为“姐妹园林”签约仪式。2012年11月24日,达尼丁《奥塔哥每日时报》刊发的豫园园艺专家代表团与兰园开展园艺技术现场交流的活动报道。2013年4月17日,“我们的启蒙之路—达尼丁市兰园五周岁图片展”在豫园开幕。2013年9月15日,豫园在新西兰奥塔哥移民博物馆举办《豫园揽胜图片展》。2014年10月27日,“新西兰达尼丁风貌图片展”在豫园开幕。2015年9月16日,达尼丁市长代表团来访。2017年5月8日,“一切皆有可能—达尼丁当代艺术与时尚展”在豫园开幕。2018年9月14日,豫园赴达尼丁庆祝兰园建园十周年并举办“豫、兰情长—豫园图片展”。2018年11月8日,“兰园美景摄影展”在豫园开幕。2021年5月17日,新西兰驻沪总领事黄桥进来访。12年来,两园间先后成功开展文化交流、艺术展览、旅游推广活动近10次;围绕园林绿化、建筑维护、开放运营等工作开展人员互动往来40余次。豫园将视此轮签约为新起点,持续加强与兰园的合作交流,进一步细化深耕合作项目,积极分享江南园林管理经验,努力拓展中国文化在新西兰的影响力,与兰园共同谱写“姐妹园林”新篇章。以练备战 筑牢防线| 豫园开展疫情防控实战演练
疫情在持续豫园不松劲疫苗接种豫园全体员工(职工、物业、实习生等)新冠疫苗加强针(第三针)接种率已达85%以上核酸检测坚持每周对全体员工进行核酸检测部署疫情防控实战演练为提升豫园整体疫情防控工作水平强化单位职工应对疫情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近日,豫园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一次“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实战演练”演习剧本设计场景:豫园接到上级有关部门通知,有一位新冠密接者24小时内曾到访过豫园。演练目的:启动应急预案,完成全员核酸筛查。实施原则:安全、有序、高效。角色分配:部分职工扮演游客;职能科室职工担任现场工作人员;后勤保障科职工担任核酸采样员。演练过程:1、“一级响应”演练启动2、关闭所有出入口3、导出汇总当天在园游客及职工信息4、设置警戒区域、线路等标识5、有序引导游客接受核酸采样6、园内职工依次接受核酸采样7、等待核酸检测结果8、点评复盘9、演练结束演练动员演练过程模拟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疫情筛查通知通过企业微信群发布通知关闭豫园所有出入口导出汇总当天在园游客及职工信息有序引导“游客”至核酸采样等待区设置警戒区域、线路等标识设置核酸采样点“核酸采样员”入园就位有序引导“游客”接受核酸采样引导完成核酸采样的“游客”至等待区域职工依次接受核酸采样演练全过程不懈怠、不松劲,直至取得最终胜利当前疫情形势仍有反复,豫园将一如既往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工作,坚决打赢新冠疫情防控的决胜之战。“匠心臻品”—2022新春江南名园盆景联展
“匠心臻品”2022新春江南名园盆景联展上海豫园于2022年2月1日—2月24日参加无锡惠山古镇举办的“匠心臻品——2022新春江南名园盆景联展”。本次展览由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扬州瘦西湖公园、无锡寄畅园联合举办。江南园林盆景的艺术表现,组成了大自然的缩影,通过“立体的画”、“无言的诗”传递着园艺界的匠人匠心。此次江南四大名园盆景联展,共展出精品盆景26盆。“师法自然、刚柔并济”具有豫园特色的海派盆景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上海豫园虎年春节开放安排
开放时间1月31日(除夕)9:30-14:00(14点停止入园,14点30分开始清场)2月1日-2月6日(大年初一至初六)9:30-15:30(15点30分停止入园,16点开始清场)2月7日(年初七)后恢复正常运营温馨提示:年初七为星期一,豫园正常闭园。参观须知1、预约购票指南: 豫园门票在携程、美团、去哪儿、同程旅游平台实行“实名制分时预约”销售,满额即止。游客凭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护照预约购买门票(一张身份证件一天只可购票一张)。入园现场凭预约购票时的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护照原件及相应的优惠证件核销验证入园。2、参观唯一入口:黄浦区福佑路168号地铁十号线入园路线指示地铁十四号线入园路线指示3、入园流程建筑可阅读丨《阳光下的豫园—上海画家写生作品展》于国庆前在豫园开幕
《阳光下的豫园—上海画家写生作品展》是上海豫园管理处与上海硬笔画学会继2019年成功联合举办“画中豫园”画展后的再度合作,展览积极响应“建筑可阅读”理念,聚焦豫园、博览上海,带领观众通过建筑走进豫园的历史,触摸豫园的“骨骼”,通过豫园了解上海的发展史,以浓墨重彩为国庆佳节、上海旅游节平添艺术氛围。开幕式现场莅临开幕式的嘉宾有:原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老领导贾树枚、洪纽一;原上海解放日报美术摄影部主任,上海硬笔画学会会长张安朴;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鸣;原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书记、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磊等。展览现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沪上16位知名画家怀着对党的深情厚爱,来到名冠东南、蜚声海内外的江南名园豫园,描摹古木名花,观赏雕梁画栋,匠心独运,飞红泼绿,倾情创作出了众多幅油画、水彩画、钢笔画、速写等,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阳光下的豫园》既凸显江南文化特色,也蕴含海派文化特征,更体现红色文化特点,描绘出申城百年巨变、改革开放新貌。部分画作欣赏听涛阁内,新创作的80余件油画、水彩、钢笔画、速写作品美不胜收。著名油画家陈逸鸣的《听涛知春晓》、知名报人兼画家张安朴的钢笔水彩画《阳光下的豫园》共同演绎本次画展主题。画家张传武立足豫园、眺望浦东,让问世462年的豫园翘首“对话”中华第一高楼的上海中心,一幅长卷《豫园·上海中心》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申城新貌。《阳光下的豫园》钢笔水彩 张安朴《听涛知春晓》丙烯油画 陈逸鸣《写生豫园》钢笔水彩 张安朴《豫园大假山》钢笔水彩 张安朴《卷雨楼》固体油画 陈燮君《豫园涵碧楼》纸本钢笔 庄根生《豫园春晓》纸本水彩 韩璐瑟《豫园春色》纸本水粉 陈伟中展览信息展 期2021年9月27日—11月12日每周一闭园(法定节假日除外)展览地点豫园听涛阁展厅(观展时间:9:00-15:30)主办单位上海豫园管理处承办单位上海硬笔画学会豫园9月15日继续闭园一天